星期日帶咗雜果沙律去海洋公園玩👏🏻👏🏻👏🏻,不過今次係一個有別於以往到海洋公園的體驗,對於佢地同我都係「長知識」的好機會。 究竟係咩體驗?其實雜果沙律上咗個濃縮版「全新探索歷險課程」,✨課程特別之處係與多元教育中心 Baker & Bloom 星級團隊工程師及導師合作,採用美國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和哈佛大學 Project Zero ,並加入STEAM元素,再配合海洋公園特有的動物研究環境,小朋友可以透過活動慢慢觀察動物的外貌、形態及牠們的生長環境與大自然之連繫,從而令小朋友了解人類與其他動物的關係。活動中亦滲透應用科學及訓練小朋友學習跟其他小朋友合作。雖然雜果沙律玩嘅係濃縮版,但學到嘅嘢真不少!👍🏻👍🏻👍🏻
✨✨最後仲有精華片段
唔講咁多,依家一齊跟我地回顧下有咩玩啦!首先去課室認識各位小朋友同聽下導師講解,有本小手冊畀小朋友記低佢地之後觀察動物後得知嘅新知識。📝



正式出發喇!先去大熊貓🐼 之旅觀察熊貓,導師在旁解釋及引導小朋友思考💡及尋找答案。平時我地未必同小朋友講解得咁深入,見到展示板寫乜就講乜,未必真正解答到小朋友的疑問🤔️,有導師確實有唔同。






睇完真熊貓,大家又返學堂一齊討論。


睇完陸地走嘅動物,依家就去了解會飛嘅動物~貓頭鷹 🦉。平時小朋友未必能夠近距離觀察佢,似乎大家都好好奇,好多小朋友發問問題。究竟平時貓頭鷹早上會瞓覺💤? 佢平時食咩食物?今次可以親眼睇訓練員餵貓頭鷹,幾難忘!


完成第二部份,小朋友又返回課室了解更多貓頭鷹飲食習慣及消化系統。大家知唔知貓頭鷹會吐食繭?究竟咩原因?這跟其消化系統有關,而沙律正正學緊人類消化系統,所以佢對這個話題更有興趣。🤩



之後,導師畀小朋友利用平板電腦跟其他小朋友合作製造一段以動物保育為題的動畫,好好玩咁,當中佢地要學會尊重、合作及忍讓。


到中午時間,大家肚仔打鼓啦!我地試食咗「麥兜春田花花聖誕旅行便當」🍱,便當太可愛!雜果沙律見到便當都唔捨得食,便當有燒三文魚、薯仔沙律、精美的蔬菜,仲有甜品及士多啤梨奶昔,味道不錯。👍🏻



食飽飽,大家嚟個熱身遊戲~砌砌圖,導師當中提醒小朋友要留意各種動物如何活動的,如魚🐟係用鰭幫助移動,因為最後的活動跟這觀察結果有莫大關係。

終於到海洋喇!我地走到水族館參觀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導師再次引導小朋友思考各生物如何在水裡移動,好似水母丶海馬…等。



這次濃縮版仲有機會走到工作人員地方餵飼海洋生物,而真實版「樂遊探索隊」(6-8歲)更會被安排跟海豚接觸,相信小朋友更興奮。


了解咗幾種動物的活動方法,導師要求小朋友合作創作船漿🚤,之後利用呢啲船漿製成自動滑行小艇。大家要憑自己的觀察加入科學知識令小艇能滑行快啲,小朋友都好積極。


完成啦!大家好期待呢一幕,導師再次叫小朋友思考如何令船行駛快啲,加多少水?如何扭動船漿?

Yeah! 完成整天行程,導師按每個小朋友表現給予鼓勵及獎勵。老師話沙律懂得照顧他人,而雜果就表現勇敢,值得讚揚!👍🏻

你地睇完整個活動係咪覺得好豐富呢?講真啲導師好專業,會用不同方法引導小朋友思考,而且融入STEAM令小朋友了解動物及生態,好有教育意義嘅課程。其實呢個探索歷險課程於 2018 年冬季及 2019 年春季舉行,亦按小朋友的年齡劃分為兩個級別,包括以 4 至 5 歲小朋友為對象的「童遊探索隊」,以及為 6 至 8 歲小朋友而設的「樂 遊探索隊」。報名詳情可參閱 https://www.oceanpark.com.hk/tc/education-conservation/education/adventure-camp。
一) 「童遊探索隊」(4 – 5 歲): 課程活動著重觀察,從中啟發設計科學作品。探索隊隊員會觀看水豚的日常生活、親手餵飼魚兒,從中深入認識和比較不同動物的身體結構,了解牠們如何適應居住環境。隊員更會將所學的科學原理應用,自己動手設計和製作自動滑行小艇,激發小朋友對事物的好奇心和興趣。
二) 「樂遊探索隊」(6 – 8 歲): 課程以動物的飲食和營養為主題,透過科學實驗了解人類行為如何影響環境和野生動物。隊員可親身接觸海豚,近距離觀察大熊貓和小熊貓,並獨家觀看貓頭鷹餵飼示範。隊員亦會進行多項科學實驗,包括測試物質的酸鹼度及拆解貓頭鷹的食繭,並利用科技軟件製作 以動物保育為題的動畫,刺激多元思維和激發創意。

玩到黃昏,我地走埋去睇最新「麥兜 · 出走的魚蛋」音樂劇🎵,內容迎合我地香港人風味,好喜歡佢地搞笑嘅對白,劇情亦帶有感人情節。👏🏻 雜果沙律雖然已耗盡體力,但睇麥兜時都哈哈大笑😂。大家聖誕入海洋公園時可以去睇呀!



👉🏻精華片段